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の茶会】] 分析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22: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皋永利山东中医药大学补胃腑苍蝇草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


是对疾病基本证治规律的揭示


从《伤寒论》六经辨证下的经证、腑证分治,到温病学派之卫气营血纲下的证型划分,应该是辨证分型的早期代表。辨证,即意味着分型,有辨证论治,就必有辨证分型,也只有辨证分型,才能体现辨证论治。一句话,辨证论治,就是因地因时因人分类治之,分类即分型也。可以说,辨证分型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医临床疾病证治理论的结晶,凝聚的是历代中医大家的集体智慧。从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不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可以说,某一疾病的辨证分型,就是对某一疾病基本证治规律的揭示。


教科书,是对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知识的基本概括,而辨证分型作为中医临床教科书的基本框架,表达的是疾病辨治的基本方略,体现的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模式。


有利于把握疾病证治规律


认识疾病并掌握疾病的辨治,就要对疾病的证治规律有准确的把握。辨证分型,揭示的是疾病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把握了疾病的辨证分型,也就把握了疾病辨治的基本方略。


教科书,是以传授知识为任务,而且是以基本知识介绍为重点。所以,中医临床教科书,传授的也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既然如此,教科书中列举的疾病,也是基本的、常见的疾病,不是疾病的全部;同样,某一疾病列举的证型,也是疾病基本的、常见的类型,也不是证型的全部。如果教科书是对所有疾病的一一列举,是对疾病证型的一一列举,那么它也就规律可寻了。其,也不可能做到一一列举,因为病在不断出现,证型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教科书中列举的证型,是典型的证型,是能够揭示疾病辨治规律的证型。也只有典型的证型,才能示人以理,教人以法。


可开启辨证论治思维


说辨证分型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是毫根据的。由以上阐述可知,辨证分型是辨证论治践的产物,没有辨证论治就没有辨证分型。辨证分型表达的是分类治之的观念,体现的就是辨证论治的思维。所以,只有通过认识和学习某一疾病的基本证型,才能对某一疾病的辨证论治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才能开启初学者对疾病辨证认识的思维。试想,如果不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不进行证型之间的辨证比较,我们将如何来反映中医的辨证论治,又能以什么方式来开启学习者辨证识病的思维


论“辨证论治”还是“辨证分型”,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在中医教科书出现的,它是中医后人对历代中医大家临床经验的科学总结,并作为中医辨治疾病的基本模式,被中医教学、临床、科研沿用至今。可以说,新成立以后一代代中医人材的培育和临床大家的成长,不受这一临床模式的启蒙和影响;他们牢固的辨证论治思维的养成,也不得益于对疾病辨证分型的反复认识和不断强化。历史表明,辨证分型不仅没有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相反,没有辨证分型就不可能开启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思维。


能示人辨证之活法


如果真的有人因为“辨证分型”固化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那是因为学得太死,用得不活。《伤寒论》虽然列举条文几百,汤证数,但它能否囊括天下之病证显然不能。张仲景也没想要把天下疾病一一论述,而只想示后人辨治之活法。如果认为《伤寒论》列举的条数有漏,汤证不全,那就完全误解了仲景著述《伤寒论》的本意,大师地下有知,定会失望至极,中医教科书中的辨证分型何尝不是如此。


学中医贵在活学活用,贵有悟性,能从书本中读出活理活法,如果死抠字眼,只认死理,就难成为好的中医。认为“辨证分型”固化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恐怕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





失瘖辨治
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