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浏览更多内容! 登录 |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加入最MC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女の茶会】] 聊一聊:《温热经纬》学术思想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10 06: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丰广魁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医院现代杏树根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发展。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温病大家王孟英编著,“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而作,诠释了温病顺、逆传变理论;提出温病新感、伏气并存,在认识上不可偏废;指出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十分重视伤寒学派对温病思想形成的影响,体现了寒温融合治温病的学术思想。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温病大家王孟英编著,该书收集编纂了上自《帝内经》,下至《外感温病篇》等有关温病学的论述,全书共五卷,可谓是集历代温病学之大成,反映了王氏在温病学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独到见解。该书编写体例独特,是“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收录之论述也并非全文照搬,而是按照作者要表述的意图引录,“择昔贤之善者而从之”,并附有作者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成为一部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温病学专著。


释解“逆传”“顺传”理论


伤寒是以六经传变,新感温病则以卫气营血传变,叶天士首先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为什么传心包就是“逆”卫-气-营-血相传就是“顺”不少注家给出了解释,但多不得要领,如章虚谷注解为:“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曰逆传心包也……心属火,肺属金。火本克金,而肺邪反传于心,故曰逆传也。”王氏认为,章虚谷“以生克为解,既乖本旨,又悖经文”,应解释为“温邪始从上受,病从外解则不传矣……不从外解,必致里结,是由上焦气分以及中下二焦为顺传。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然则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点出,而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


王氏对顺传传变机制也作了明确解释,“肺胃大肠一气相通,温热须究焦,以此一脏二腑为比较要。肺开窍于鼻,吸入之邪先犯于肺,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而自上及中,顺流而下,其顺也有不待言者”,可谓既释解了叶氏所言之“逆”,也弥补了叶氏未言之“顺”之理,为后人学习温病之传变机制起到指路的作用。


明晰“新感”“伏气”并存


“伏气”之发病学理论比较早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伤寒论·平脉法》中指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首次提出“伏气”概念,因此,“伏气”在外感发病理论中一直占重要地位,而陈平伯、吴鞠通、薛生白等温病医家所论新感多而伏气少,甚至“专主新感而否定伏气”(李洪涛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22),王氏则明确提出,“伤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热”,这里的“伤寒”即指新感,“温热”即指伏气,指出既有伏气又存在新感,并且按照个人的了解整理出《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时伏气外感篇》等以示区别,并不认同对新感、伏气的偏废,为此还指责陈、薛二人传承叶氏不够:“陈氏此篇与鞠通《条辨》皆叶氏之功臣,然《幼科要略》明言有伏气之温热,二家竟未细绎,毋乃疏乎!”


王氏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对新感、伏气的病机、临床症状和转归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之初往往舌润而苔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分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其气分可也。伏气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有脉伏肢冷之假象,亟宜大清阴分之邪,继必厚腻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处。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齐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逾一二日舌复干绛,苔复燥,正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秋月伏暑证,轻浅者邪伏膜原,深沉者亦多如此。苟阅历不多,未必知其曲折乃尔也。”言之凿凿,启迪后学。


提出暑未必挟湿


暑为阳邪,有明显的季节性,是为夏主令,湿为阴邪,四季均见,为长夏易致病之邪气,故可兼可不兼,而叶天士认为“暑必兼湿”,吴鞠通也认为“温盛为热,木生火也;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若纯热不兼湿者,不得混入暑也。”因此,暑必挟湿一度成为共识。


王氏根据临证所见和对自然气候的观察提出:“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犹之寒邪挟食、湿证兼风,俱是二病相兼,非谓暑中必有湿也。故论暑者须知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非暑中必定有湿也。譬如暑与风亦多兼感,岂可谓暑中必有风耶若谓热与湿合始为暑,然则寒与风合又将何称更有妄立阴暑、阳暑之者,亦属可笑。如果暑必兼湿,则不可冠以‘阳’字;若知暑为热气,则不可冠以‘阴’字。”又指出:“若谓暑必兼湿,则亢旱之年,湿必难得,况兼湿者何独暑哉盖湿定位,分旺四季,风湿寒湿,不可兼。惟夏季之土为独盛,故热湿多于寒湿。然暑字从日,日为天气,湿字从土,土为地气,霄壤不同,虽可合而为病,究不可谓暑中原有湿也。”


王氏不厌其烦的反复论述,意在言明暑多挟湿而非暑必挟湿。由于王氏说理明晰,逻辑性强,“暑多挟湿”的观点得到了后人的认同。


寒温融合治温病


王氏“十分重视温热病的温热特性”(张志斌王士雄《温热经纬》的学术理论研究浙江中医杂志,2022),但并不是唯温热论。《温热经纬》不仅收引了《帝内经》的经文,同时也收录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相关条文,而清以前一直认为“今夫热病者,兼伤寒之类”,只有伤寒没有温病,王氏此举是对伤寒理论对温病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首肯,在温病理论方面凸显了“寒温融合,兼收并蓄的重要思想”(张志斌王士雄《温热经纬》的文献学研究浙江中医杂志,2022)。


清以降,温病思想趋于完善,不少医家见多了寒温不分,用寒治温的后果,遂十分强调寒温分治,甚至排斥伤寒理论,王氏则认为,中医理论有其渊源,温病的创新也离不开伤寒理论的根源,就连排斥伤寒提出“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的吴有性,其所创方剂也有仲景方的影子。因此,王氏十分推崇寒温并治温病的观点,并采用《伤寒论》阳明病的治法来治温热病,指出仲景六经原并不专为伤寒而设,论何病但见阳明证即作阳明治,伤寒、温病可以同证同治,不拘称之谓,反映了王氏不拘门户之见的大家风范。





产后身痛案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5)
从督脉论脊髓和脑病发病机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